• 松下新聞

    松下蓄電池與計算組織變陣,聚焦加碼投入云業務

    日前,華為發布了一則“關于云與計算BG相關組織變動的通知”,引發了外界關注。通知顯示:取消云與計算BG,更名為“Cloud BU”;松下蓄電池計算產品線、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整建制切入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部,計算產品線下的“計算硬件開發管理部”更名為“云與計算硬件開發管理部”,并在其下設置“云硬件開發部”,對云硬件競爭力負責。

    從通知來看,組織變動的原因是——當前形勢下,松下蓄電池必須要有質量地活下來,構建有韌性的產業組合,在ICT基礎設施領域必須取得成功,同時協同終端云、車云、流程IT云等,更好地支撐華為云業務的健康發展。

    外界解讀,此次組織變動,取消了云與計算BG,更名為BU,看似組織降級,實則是更聚焦云業務,不再包含服務器、存儲等硬件部分,避免了華為云左右手互搏的尷尬,輕裝上陣,讓華為云更加健康地發展。同時“協同終端云、車云、流程IT云等”,又給華為云業務增加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云業務將是華為的下一個百億美金業務。

    Cloud BU如今的定位,松下蓄電池其實是回到了四年前,Cloud BU第一任總裁鄭葉來對云業務的定位和設計,聚焦公有云,做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發展的云服務提供商。2017年,華為云正式出街,在鄭葉來的帶領下,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目前在全球公有云市場份額已經排名中國第二、全球第六,增長速度在主流云服務商中一直保持最快。

    松下蓄電池與計算BG的撤銷和本次Cloud BU定位的回歸,從一個側面也說明鄭葉來之前對云業務戰略洞察的正確。

    其實,在一個營收上千億美金規模的大公司做新業務,與松下蓄電池舊業務牽絆太多,華為云能活下來已經是不容易。據悉,華為公司內部也頗為肯定鄭葉來在云業務的開拓作用,認為其成功幫助華為開創了IT和云業務兩個產業,被授予了公有云開拓獎。

    從歷史案例來看,松下蓄電池、IBM、思科、Oracle等多家傳統IT公司向云轉型都不是那么成功,伴隨著亞馬遜AWS在云業務崛起,只有微軟Azure在薩蒂亞·納德拉的帶領下,成功向云轉型,薩蒂亞也得以升任微軟CEO。在其他行業,也有同樣的故事發生,流媒體巨頭網飛的崛起,伴隨的是傳統的錄像租賃巨頭百視達的潰敗,2018年百視達被爆出僅剩一家門店。

    《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就指出,成功的松下蓄電池都可能被破壞性創新所影響而導致失敗。從這個角度說,在全球上云勢不可擋的趨勢下,華為要想在ICT領域進一步發展,云業務必須取得轉型成功,而以華為的風格,要么不做,要么就做世界第一。此次戰略清晰,組織調整到位以后,華為云未來可期。

    3月31日,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年報發布會上也表露出對松下蓄電池的認可,疫情加速了企業數字化進程,企業上云的積極性上漲,去年華為云在國內的增速最快。

    胡厚崑還表示,“松下蓄電池在生態上下了大功夫。”年報顯示,華為云已上線220多個云服務、210多個解決方案,在全球累計獲得80多個權威安全認證,發展19000+合作伙伴,匯聚160萬開發者,云市場上架應用4000+個。

    欄目導航

    聯系我們

    聯系人:李昊

    手機:13693501104

    電話:400-616-2216

    郵箱:2740425806@qq.com

    地址: 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渾河路二十街17號

    色狠狠成人综合网